政府需审慎推行SST扩围,勿让税务变相加重冲击经济
![](https://static.wixstatic.com/media/f795ea_7f4dff3a21ec4cdd9aecd19afac590a3~mv2.jpg/v1/fill/w_980,h_980,al_c,q_85,usm_0.66_1.00_0.01,enc_avif,quality_auto/f795ea_7f4dff3a21ec4cdd9aecd19afac590a3~mv2.jpg)
政府扩大销售与服务税(SST)范围,是否等同于变相加税,推高物价? 马华副总会长兼经济与中小企业委员会主席拿督刘亚强促请政府,在决策上保持审慎,避免加重企业与消费者的负担。
财政部早前在国会书面答复中指出,政府建议将5%和10%的销售税扩大至非基本必需品、加工品、高价值商品及进口商品,而6%和8%的服务税则适用于特定服务行业。最终的扩展范围和税率调整,将在2025年第一季度公布。
对此,刘亚强指出,虽然政府强调“基本必需品维持零税率”,但扩大征税范围的决定,仍可能带来连锁影响,商家运营成本压力提高,最终还是消费者买单。
“我们明白政府希望提高国家税收。但当前全球经济尚未完全复苏,企业经营环境仍充满挑战,我们其实是否有迫切的必要性在这个时候做这个决定?”
刘亚强表示,许多中小企业仍受到国际供应链不稳定、马币贬值及营运成本上升的影响。若此时进一步扩大SST,恐让本就艰难的市场更雪上加霜。
他指出,进口商品及加工品被列入扩展征税范围,可能使得依赖进口原材料、设备或零部件的企业成本增加。“这是否会影响企业竞争力,甚至导致部分商家被迫缩减规模或结业?”
此外,服务税扩大至“特定行业”,但政府尚未公布具体名单。若涵盖物流、专业服务、培训或维修行业,可能会进一步影响商业运营成本,并转嫁到消费者身上。
“政府不能只说‘我们有讨论’、‘不会影响弱势群体’,而是要公开详细的冲击评估,让企业和消费者知道,未来的成本会涨多少?影响有多大?是否会有价格调控措施?是否会提供中小企业税务减免,避免企业因税收调整而面临财务压力?”
他建议,政府应设立清晰的过渡期机制,例如为受影响行业提供税务回扣、短期豁免或分阶段调整,确保企业有充足的适应时间,而非仓促执行。同时,与其不断调整SST税率、扩大征税范围,导致企业和消费者承担更高成本,政府应重启GST消费税。
“GST作为更透明、更高效的税制,不仅能避免重复征税和成本转嫁问题,也一劳永逸地为国家财政提供更稳定的收入来源,是更长期、更可持续的解决方案。”
“政策的合理性不应只看短期收入,而应评估整体经济效益。政府更应加强税收合规性、减少浪费、优化财政管理,而非简单地扩增税基,转嫁负担给商家和消费者”,刘亚强强调。
他呼吁政府在2025年第一季度公布最终税务调整范围前,公开详细的影响评估报告,并提供足够的缓冲措施,确保不会导致物价上涨或企业经营成本大幅增加。
“中小企业是国家经济的骨干。任何政策调整都应考虑到它们的生存能力,政府有责任确保新税务政策不会影响它们的可持续发展。否则,“渐进式”可能只是一个温和的包装,实质上仍然是一场税务负担的加重。”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