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进步VS动荡恶斗,柔佛的抉择时刻
- Admin
- Feb 13, 2022
- 4 min read
Updated: Feb 17, 2022

之前由国阵和国盟组成的柔佛州政府,本来是以29席对希盟的27席,以简单多数执政柔佛州。
然而,土团党州议员拿督奥斯曼沙比安在去年12月21日不幸逝世,导致执政党仅仅以1席之差执政。加上议长并非来自政府,因此原任州政府的地位是非常不稳定,州政府的政策和预算在议会中随时都有被否决的可能性,州政府也面对随时倒台的风险。
柔佛州选举之所以发生,乃是因为政治不稳定所造成。因此,州选举的结果必须是能为柔佛实现政治稳定,才最合逻辑,也最符合柔佛州人民的利益。
如果柔佛州选举结束后,政局持续不稳,又或者反而带来更大的政治动荡,那么州选举不就是等于白忙一场,浪费大家的资源、时间和精力吗?
所以,政治稳定是柔佛州选举最重要的诉求,选出一个能为柔佛打造政治稳定,专注于制定有利于州和人民的政策,带领柔佛经济起飞,毫无疑问也是柔佛州选民的最明智选择。
在众多选择当中,显然只有国阵有能力保障政治稳定,进而推动经济的复苏和起飞。
一、团结稳固的执政团队
国阵执政60多年,难免犯过错误,但通过权力分享,始终保障了政治的稳定,推动经济的起飞,也成功维持族群之间的和谐共处。在2018年大选下野后,国阵仅剩巫统、马华和国大党3大元老政党,在之后的补选中逐步赢回民心,更在最近的马六甲州选以3分2议席优势大胜执政,印证了由3党所组成的国阵团队,是一个经得起考验、团结稳定的执政团队。
反观希盟3党,连共用希盟标志都无法达至共识,还谈什么合作及组成一个稳定的州政府?希盟就像一盘散沙,可以预见如果希盟执政州政府,根本不可能会有明确的施政理念和方向,无法为柔佛州带来稳定的政治和经济环境,更可能把柔佛州带入另一个乱局。
二、理想的大臣人选
国阵的大臣人选,即现任州务大臣拿督哈斯尼。哈斯尼具备丰富行政经验,拥有清晰的施政和发展方向,跟中央政府和柔佛苏丹维持良好关系,与新加坡也保持友好。
同时,哈斯尼也是一名中庸、开明、亲民的领袖。在他的领导下,柔佛国阵政府在行管令3.0期间推出柔佛振兴经济配套3.0,让各行各业的B40和M40群体,不分种族的获得援助金。
在哈斯尼以及国阵执政团队的带领下,柔佛州在选后必定能创造政治稳定,进而实现经济的复苏和起飞。
反观希盟,根据各党通过媒体所释放的消息,在这次州选中抛弃希盟旗帜的公正党属意前教育部长马智礼为大臣人选,而继续沿用希盟标志的行动党和诚信党则属意诚信党署理主席沙拉胡丁阿育,这显示希盟在大臣人选的问题上也是缺乏共识。州务大臣是一州之政府长官,掌权行政大权,地位等同于联邦政府的内阁部长,希盟在大臣人选上无共识,万一希盟执政,等于为选后的权力斗争埋下计时炸弹。
更重要的是,无论是马智礼或沙拉胡丁阿育,显然都是不合格的大臣人选。马智礼在希盟执政期间担任教育部长,除了引起各界普遍反弹的校鞋白换黑和华淡小爪夷文单元,在其它方面可说一事无成,而且也曾发表种族极端言论伤害华裔。至于沙拉胡丁阿育,他来自诚信党,诚信党的宗教保守和极端立场可说众所周知,包括带头炒作烈酒品牌Timah名称课题、支持禁赌等。
三、推动经济起飞,改善对外关系
国阵重返执政后,一方面陆续重启在希盟执政时遭搁置或展延的大型发展项目,如柔新捷运(RTS)、隆新高铁(HSR)、双轨火车等计划,确保这些基建工程顺利竣工以造福人民,另一方面也致力于改善被希盟政府所破坏的对外关系,特别是对新加坡、中国和印度等重要国家的关系。
在国阵的努力下,州内经济在各项大型工程的复工带动下逐步复原,对外关系也逐渐回温,无论是在投资、就业、贸易、发展等方面都成功营造良好的经济环境。其中,国阵重新执政后,棕油果收购价格从2019年11月的每公吨330令吉,到如今每公吨逾1200令吉,让广大的柔佛小园主受惠。
柔佛州的经济发展在国阵重新执政后已朝向正面发展,为了保持这个良好的势头,国阵无疑是下届柔佛州政府的最佳选择。
至于希盟方面,他们执政22个月的记录就是最明显的证明,一句话概括,就是”只有破坏没有建设”。他们以省钱为名,不断取消和搁置国阵所定下的发展计划和项目,但是自己又提不出一套发展的方式和方向。在对外关系方面更是一塌糊涂,除了不断开罪他国,几乎是交白卷。那段时期,棕油卖不出去,部长只好叫人民自己把棕油喝完。
希盟执政,无论是那22个月,抑或未来5年,可以肯定是,一样还是只有破坏、没有建设!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