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希盟理财只求眼前利益,损害国家长期收益

  • Admin
  • Aug 1, 2019
  • 2 min read


假设有一个生意人A,他得到1份未来10年,总值1000万令吉的合约。A要扩充业务,必须向银行借贷100万令吉,每年7%的利息。


A经营中途,被B吞拼了他所有业务。为了打击A的声誉,B声称A留下的100万令吉债务很高很危急,会导致企业破产。同时还把A过去作出400万令吉担保,称之为债务,硬说A留下500万令吉债务。


接着B借机以债务过重,贱价以500万令吉变卖掉A洽谈回来的1000万令吉合约,声称要偿还银行的100万令吉债务和未来发展的开销。


按照B的做法,他得到500万令吉,还清银行100万令吉,还剩400万令吉。


可是如果B不搞政治花样,好好的经营,10年后,这家被抢回来的企业,可以为他带来1000万令吉的回酬。扣除100万令吉,及7%年利息,假设是70万令吉,B可以得到830万令吉。


400万令吉和830万令吉,哪一个赚更多?这个不用专业会计师也该会算吧!


以上的例子可能太具有戏剧性,但正好是我们国家经济的写照。


希盟一再以国债过高作为借口,变卖掉国库控股(Khazanah Nasional)的资产,它不仅仅让国家损失现时的利益,长期而言,是一笔看不见的损失。


在国阵时期,作为国家投资臂膀的国库控股的资产,已从2008年的337亿令吉,增至2017年的1156亿令吉,共14.7%。


在专家团队的管理之下,国库的资产在过去几年来都是有增无减。


可是希盟一上台,就把多个被视为能生金蛋的鹅一一宰杀,包括IHH医疗保健集团,与新加坡联营的DUO综合产业计划、Sapura Upstream、 Acibadem Sigort、国能股份、Boustead Plantation、Axiata Digital等等。


这种只顾眼前利益,牺牲长期收益的做法,完全不合理。


再说,希盟一边卖资产,声称为了还债,但同时,我国的债务却在这一年里不断增加。短短一年,新债已增加了1200亿令吉。如果变卖资产是为了还债,为什么又要不断向日本和中国借钱,这不是很矛盾吗?


希盟说卖资产是为了还债,但现在债务反而越来越高了,钱到底去了哪里?

  • Google+ Social Icon
  • Pinterest Social Icon
文章分类
新鲜热辣
联系管道
  • Facebook - White Circle
  • Facebook - White Circle
  • YouTube - White Circle
  • Twitter - White Circle
  • Instagram
  • Telegram
  • TikTok
  马华       蓝天
Copyright © 2020 Bulletin LANTIAN. All rights reserved. 蓝天● 版权所有,禁止擅自转贴节录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