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体制内中庸力量不足, 行动党壮大神权政治 马华积弱,极端势力抬头

无论是最近发生的隆市和雪州啤酒节、穆斯林专用洗衣店、丹州足球员穿短裤被宗教局处罚的课题,或更早之前的各种种族、宗教敏感事件,都在在突显一个愈来愈令人担忧的现象,也就是国家逐渐走向伊斯兰化的趋势。

这股伊斯兰化的趋势,追溯其源头,其实是始于2008年大选,接着从2013年大选一路高涨至今。这段时期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这股伊斯兰化的趋势背后的导因到底为何?

答案是:马华在这两届大选连续遭遇挫败,使政府体制内的中庸力量积弱,加上在体制外的行动党蚕食马华力量而使自己强大的同时,一并壮大了伊斯兰党的势力。此消彼长之下,种族和神权的极端势力因此迅速抬头,一发不可收拾!

1969年大选马华挫败

513种族冲突爆发,新经济政策出炉

马华弱,极端势力就抬头,这在马来西亚历史上已不是第一次出现。1969年的全国大选,马华面临重大挫败,在参加的33国席中仅赢得13席。由于未获得多数华裔选民的委托,马华中委会决定不加入内阁。大选后的5月13日,吉隆坡发生种族暴乱的流血事件,即“513事件”。

与此同时,在马华不入阁的情况下,原本由马华出任的财政部长和工商部长两个职位从此失去。此外,“新经济政策”也在马华缺席的情况下被拟定并落实,对华社的经济权利和机会,以至于整个国家的政治发展,都带来了重大的冲击。

1999、2004年大选马华连胜,华社权益大跃进

相反的,在马华强大的情况下,不仅能够更有效保障华裔和非穆斯林的权益,也能为华社争取更多更广的发展空间和机会。最重要的是,马华得以在国阵和政府体制内成为一股拥有足够代表性和话语权的中庸力量,以制止种族和宗教极端分子。

最明显的例子,就是马华连续在1999年和2004年大选赢得辉煌胜利。在这段时期,马华得以为华社做得更多,华社在政经文教领域的发展取得长足进步,包括:

  • 2002年,马华成功创办拉曼大学。

  • 从2000年至2007年,房政部共发出超过5亿令吉的拨款予国内450个新村,与之前对比是飞跃式进展。

  • 从1999年至2007年,政府共批准70所华小的兴建,包括新建和搬迁学校,为华小增加超过6万个学额。

  • 从2000年至2007年,获得公共服务局海外留学奖学金(JPA)的华裔学子超过2000人,对比1999年之前,此项奖学金的华裔得主每年不会超过5人。

马华强,华社好,国家和谐

从1969年大选,以及1999年、2004年两届大选的成绩对比,其中的规律极为简单明了——当马华强大时,华社的前景就会越来越好,国家的政治局势也会趋于稳定、和谐及中庸;当马华弱时,不只是华社权益备受挑战,同时种族和宗教极端势力也崛起,逐步侵蚀非穆斯林的权利,也动摇马来西亚中庸、多元及包容的立国之本。

2008年、2013年马华惨败,神权政治崛起

而在2008年和2013年大选,马华连续两届大选遭遇重大挫败——2008年大选只赢得15国席、31州席,2013年大选成绩更为惨淡,只赢得7国席、11州席。正是在这两届大选后至今,各种种族和宗教课题接二连三涌现,神权政治和极端势力抬头,国家也渐渐走向伊斯兰化。

而与此同时,行动党在蚕食马华政治力量而强大起来的同时,也在两届大选中壮大伊斯兰党。行动党领袖在大选中为伊斯兰党护航站台,为伊斯兰党涂脂抹粉,向华社吹捧伊斯兰党领袖很开明进步,向华裔选民拍胸膛保证伊斯兰党不会落实伊斯兰刑事法,也不会建立神权伊斯兰国。

华裔选民在行动党号召下全力支持伊斯兰党,使伊斯兰党势力在大选后进一步坐大,进而在吉兰丹通过伊刑法修正案,甚至成功在国会提呈355法案。而成功养大伊斯兰党的行动党,却对伊党的神权政治无能为力。

  • Google+ Social Icon
  • Pinterest Social Icon
文章分类
新鲜热辣
bottom of page